德国书写体发展有500年历史了,第三帝国官方的书写体,大体上分为四种:苏特林字体(Sütterlin)、哥特字体(Fraktur)、施瓦本字体(Schwaben)和拉丁文字体(Latin)。这些字体经常出现在第三帝国的官方文书、袖标、徽章、证书等,拉丁文字体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但是其他字体就比较陌生,在这里对这四种字体进行简单介绍,希望对大家收藏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www.ssocr.com和germanforce.myetang.com
哥特字体(Fraktur)用于德语原稿和印刷品中,广泛使用在第三帝国的文件上,也用在早期袖标上。特点是很有艺术性,美观大方,笔画圆润,粗细相间,非常适合正式书写和印刷,但是到后期也逐渐被简洁的拉丁文所代替。
施瓦本字体(Schwaben)是一种古老德国字体,与哥特字体(Fraktur)在很多书写方式上很相近,但也有区别,在第三帝国的很多书写上,尤其是一些字母的书写上,经常出现两种书写共存的情况,并形成一些独特的写法。
苏特林字体(Sütterlin)
苏特林字体(Sütterlin)不是印刷字体,属于手写体,特点是快速、流畅,笔画粗细一致,联成一体,没有任何装饰,简单易于手写。由于这些特点,这种字体逐渐发展成个人手写体,但是识别很困难。今天,仅仅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研究和了解这种字体。在第三帝国,很多早期袖标就是使用这种字体。
施瓦本字体(Schwaben)
拉丁文字体(Latin)是一种我们最熟悉的字体,到第三帝国后期,越来越多被官方普遍使用。
这个大德意志师袖标是哥特字体,但是“s”是施瓦本字体,看上去象“f”,这种写法在第三帝国文字中经常出现。
西线章的包装袋上文字“deutsches”,第一个“s”的写法就是施瓦本字体,而第二个“s”是哥特字体。
袖标早期用苏特林字体或哥特字体,后期使用拉丁字体。
拉丁文字体(Lat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