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赈奖章,设立于1930年10月13日,分金色和银色两个级别。1929年,山西南部区域在连续两年干旱之后,终于发生大面积的旱灾,而在晋北地区,自春至夏,大同一带“滴雨
未降,早种者禾苗大半枯槁,晚种者种子齐霉壤下。 ” 据统计,该年全省被旱州县61个,灾区面积约7.9万km2,约占全省面积的
50%。以河津、芮城、永济为中心的三角地带,受灾最为严重。山西省政府颁布了《山西奖励工赈章程》、《修正奖励掘井章程》、《山西办赈人员给奖办法》鼓励开渠、筑垻、掘井等措施来进行救灾。
义赈奖章,金色和银色两个级别,采用双穗奖章式样,实物奖章存世不多。
山西办赈人员给奖办法(十九年十月十三日公布)
第一条 各县县长办赈出力者依县长奖励条例办理
第二条 行政人员及地方士绅办赈出力者由省政府按其职务劳绩依左列各款分别核奖
一、存记(依山西省政府审查存记暂行办法手续办理)
二、题给匾额
三、给予金色义赈奖章
四、给予银色义赈奖章
五、给予褒状
六、传令嘉奖
第三条 依前条各款给奖时,受奖员绅如系各县服务分会职员,应由各该县政府分报民政厅先行审查转呈核办
第四条 前列各条应奖员绅以受山西省政府指挥监督者为限
第五条 与山西省政府不相隶属之省内外各团体或各机关人员因办理赈出力者,得由各该团体或机关函达山西省政府核奖
第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日施行。
义赈奖章,早期都是按北洋政府式样,各省自己制作颁发,到北洋政府后期和国民政府时期,没有义赈奖章,各省自己设计颁发。
义赈奖章,背文字“山西义赈奖章”(图片来自湘泉雅集)
义赈奖章,隐约能见金色涂层。(图片来自相全雅集)
北洋时期,按中央政府义赈奖章式样制作,山西省早期颁发(图片来自图片来自https://asiamedals.info/)
在《山西办赈人员给奖办法》颁布之前,用双穗奖章来进行义赈奖励。